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家医团队,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春节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为了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的健康,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举措积极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通知精神。为了更好地落实疫情期间各项家医工作,中心制定了新冠肺炎期间慢病管理、家医签约及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家医团队根据居民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

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多种举措解决患者就诊和用药问题。

调整慢病患者用药时限。为减少慢病患者来院就诊次数、降低院内感染风险,调整慢病患者用药周期,对于病情稳定的慢病患者可延长用药时限,最长不超过三个月;病情不稳定或新发慢病患者应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及时就诊。截止3月30日,完成全科诊疗7075人次。

开展远程诊疗服务。我中心从2月10日开始启动了远程诊疗服务。对不方便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免费远程咨询的方式,一对一解答患者问题。根据问诊情况为患者开具处方,预约患者或家属到医院预检分诊处取处方,完成缴费、取药,减少患者入院就诊几率。目前,采用远程咨询共完成255人次。

开展线上分时段预约就诊。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为患者提供分时段预约就诊服务,减少排队等候、人群聚集,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目前,共开展预约就诊137人次。

发挥家医优势,为签约居民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坚持做好慢病随访工作。疫情期间,中心各团队坚持对慢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按要求进行每季度随访工作。对于门诊就诊患者,仍沿用原有模式,在患者就诊时进行门诊面对面随访,详细记录;因疫情原因未就诊患者或者行动不便、由家属代取药患者,采取电话随访,由团队成员分别给各自管理的慢病患者打电话,详细记录病情和健康状况,并予以健康指导。目前,共进行门诊随访1332人次,电话随访619人次。

加强与签约居民的联系。疫情初期,很多居民在家居家隔离期间感到紧张、焦虑、不知所措。家医团队通过短信方式与签约居民联系,发送内容包括防病知识、慢病患者用药和就诊须知、健康科普知识等内容。及时解答居民的疑问,为签约居民提供帮助。目前,共发送短信合计6069人次。

主动电话追访。对于受疫情影响、近期无就诊记录的患者,各团队逐一打电话,详细了解他们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是否出京等信息,对咳嗽、发热、乏力者给予重点关注和提示提醒,督促其尽快就诊并掌握结果,并做好跟踪随访,真正做到对所管辖的患者心中有数。同时对中心关于应对疫情所采取的新措施、就诊的新变化及慢病取药的新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截止330日完成电话追访326人次。

个性化服务。疫情初期中心就再次公布团队联系方式,各团队长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随时接听患者的电话、微信回复患者提问。根据签约居民的诉求,为居民解决个性化需求。居家期间的用药问题、心理安抚等。共计微信咨询136人次。

主动完善健康档案。疫情期间门诊患者比较少,中心组织人员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健康档案完善工作。对2019年门诊就诊过的患者档案进行整理,发现档案不完善的有833例。由健康管理中心制作完善档案工作流程并进行了人员培训。目前,口腔科配合健康小屋共同完成了275份健康档案的完善工作。

结合疫情防控,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健康宣教工作。

受疫情影响,这段时间不能开展线下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改变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利用微信、微博和网页开展健康宣教。

针对疫情期间的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健康宣教。各团队立足本领域,针对居民关心的健康热点撰写科普文章;针对各科室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疫情期间自我保健知识的传播;针对高校特点,开展大学生和教职工网络教学期间常见问题的健康指导。除疫情相关的健康科普宣传外,也不放松各种卫生日的宣传,通过网络开展更大范围的科普宣传。

借助新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团队利用抖音、美篇、H5等小程序制作宣传材料,提高健康科普知识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目前,我中心微信公众号共发布科普文章57篇,阅读量达4787人次;北京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共发布科普文章15篇,阅读量达4463人次;发布微博1500余条,在线粉丝222人。

扎根社区,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当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交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医团队将努力为居民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保护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孙亚慧、聂颖)

                           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