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交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上级下发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开展高血压小组活动。一方面对原有高血压活动小组更换新成员,保持以往围坐、集体讨论的形式。另一方面,组建一个新的活动小组,利用微信群针对不能到现场参加活动的职工,传递高血压自我管理知识、技能,结合知己门诊“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探索高校功能社区中年人慢病管理的有效方法,让高血压小组活动绽放异彩。为了让参加活动的小组成员更多的获益,我们从以下方面把工作做实。
一、挑选小组成员
组长由知己门诊医生担任。组员则由组长从知己门诊的年轻(60岁以下)高血压患者中挑选,他们一半以上合并有超重、血糖、血脂等代谢异常。良好的医患关系,使他们愿意参加慢病小组活动。到4月13日活动开始,共吸纳小组成员26名,平均年龄53岁。
二、传递健康管理知识
相比传统的高血压小组活动形式,年轻人更愿意接受利用微信传递信息的学习方式。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帮助慢病及高危患者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为组员提供服务。
1、学习«高血压自我管理课程»基本知识
利用微信群开展慢病小组活动,我们首先明确,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帮助组员提高自我管理技能。按照«高血压自我管理课程手册»内容。每周发送一个知识内容,供组员阅读、领会、践行。组长力争每次发送信息内容主题鲜明,文字简练(一般300字左右),内容实用,有利于组员更好的理解与践行。
2、分享优质信息资源
针对组员的健康问题,选择有相关性的健康宣教信息发送到微信群中。帮助组员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同时引导组员传递健康新观念,发表积极评论,提出个人问题。鼓励同伴间互动交流,分享成功经验。
3、提供社区健康讲座资源
本年度交大中心针对教职工及社区居民安排健康讲座20余场。组长负责选择适合的题目,提前在微信群发信息通知,组员可依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参加。针对组员喜欢的讲题,把课件发到群里供大家深入学习。
三、知己门诊综合治疗
针对年轻患者轻视健康管理,到门诊看病“取药就走”的现象,组长通过知己门诊定期为组员做“面对面”随访,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给予综合性治疗
1、帮助了解健康
参照最新高血压指南建议,结合年度教工体检信息,组长通过个性化健康指导为每一位组员,做高血压诊断性评估。让他们认识自身高血压水平?存在哪些危险因素?控制的如何?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帮助组员深入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纳入慢病规范化管理。
2、协助管理健康
为进一步落实行动管理,组长为每位组员建立一份健康管理计划表,每次组员来门诊随访,会从健康饮食、身体活动、服用药物、指标(血压、血糖、LDL、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体重、腰围)监测、服用药物、情绪管理、戒烟限酒、就医等方面,帮助组员寻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协助组员设定目标,制定干预计划,解决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通过知己门诊“个性化”的健康指导,相信组员的自我管理技能会不断提高。
截止目前,交大微信群慢病小组学习课程进行了两次,分别是«高血压自我管理的任务»、«血压的自我监测»。从组员初步反馈的信息看,他们会认真阅读,感到学到的知识很实用。他们喜欢像范志红、王兴国这样的营养专家“以身示范”形式的科普宣传。延续这一良好态势,今后,我们会把微信群慢病小组活动进一步做好,为交大社区中年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助力。(孙伟娜)
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