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教职工、学生朋友们:
大家春节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患者人群越来越多,目前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达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我校2009年的教工体检数据显示:在我校教工总数中,肥胖人群约占10%、超重人群约占36%,形势不容乐观。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肥胖不仅是体态的改变,更是一种慢性疾病,它能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诸多疾病。目前中国的死亡人口里,80%是死于慢性病,这些慢性病很不好治,但通过采取健康教育,改变人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增加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就可能预防或延缓慢性病的发生,这是国际公认的。所以适逢寒假和春节我们想告诉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日常作息时间,健康膳食,适度运动。
(一)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1、起居有常就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这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
2、大家应该保证充足合理的睡眠时间。每逢节假日,走亲访友,外出游玩,这就很容易打乱作息时间。如果睡眠不足,会提高压力荷尔蒙的含量,令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迅速提高到新的水平。大脑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还会发生大脑功能紊乱,出现头胀头晕、烦躁不安、记忆力下降等。
3、睡眠专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养成定时睡觉的习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没有充足的睡眠,体内激素合成不足,会造成人体内环境失调。美国的免疫学家在对睡眠和人体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后认为,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还能提高免疫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而这两种细胞正是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才去睡觉。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睡眠中枢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也是我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
(二)保持健康,运动是良医。
1、如果有一个处方能够降低血压、血糖、体重、血脂,改善睡眠质量、骨密度和心脏健康情况;并能降低癌症风险,甚至可以预防和治疗40余种慢性疾病,你是否会感兴趣呢?那就是运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正常体重范围内的人,还是超重、肥胖者都需要通过运动来保持健康,缺乏运动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到有劳有逸,过度疲劳会损伤身体,过度安逸也会致病。经常合理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利于畅通气血,健脑强神。每天30分钟的快步走是保持健康最好的办法。
2、生命在于运动,它的好处主要是:改善血液循环和血氧含量,改善体形和姿态;调节新陈代谢;调养精神缓解情志紧张;按摩内脏从而改善脏器功能;利关节养筋骨;改进肌肉力量与肌耐力等等。
3、运动适度、不宜过量。持之以恒、形式多样。我们提倡低强度、慢速度持之以恒的有氧运动。比如12分健身跑、慢跑、快走、下蹲法、爬楼梯、保健操、跳舞、游泳、太极拳、健身气功等等。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是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代谢时,充分氧化1克分子葡萄糖,能产生38个ATP(能量单位)的能量;而在无氧酵解时,1克分子的葡萄糖仅产生2个ATP。有氧运动时葡萄糖代谢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吸很容易被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无氧运动会发生酵解,然而在酵解时产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这些酸性产物堆积在细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劳毒素”,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肌肉酸痛,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酸中毒和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无氧运动后,人总会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要持续几天才能消失。从理论上来讲,运动要取得效果,就要通过运动使脉搏达到一定数量,并持续一段时间。为了不损伤身体,最高脉搏作为控制运动量上限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可以用公式:(220-年龄)×85%来进行计算。当然如果要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每次运动心率也应达到一定下限的值,这个值一般计算方法为:(220-年龄)×60%。当心率在上、下限之间时都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如果心率达到上限值时为半有氧运动,此时血液对心肌供肌已不充分;如果心率超过上限了,便为无氧运动了,即血液中的氧气对心肌已是供不应求了;当然如果心率没有达到下限值时也是达不到锻炼的效果的;但对于老年人以及有特定疾病的人来说,运动健身应根据自己的兴趣、体力、年龄环境等,选择不同的项目和方法。不适宜的运动项目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健身效果,反而会伤害身体。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宜选气功、太极拳;神经衰弱或消化功能紊乱者,宜选慢跑、乒乓球等;上肢活动差,可选八段锦;下肢活动差,可选散步,站桩功等。健身锻炼的最佳时间是,在下午接近傍晚时运动锻炼最为有益。其理由是:此时血液粘稠度减低6%,心跳和血压的调节最为平衡,无论是身体的适应能力,还是体力的发挥,均以下午接近傍晚时分最佳,
(三)合理膳食。
1、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还有一句“病从口入”,这两句概括了饮食对人生存和健康的重要性。我们观察了很多长寿老人,其中一条就是他们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而绝大部分人在吃的方面存在着问题。在此提出饮食习惯中的常见缺陷并给以建议,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1)问题:追求精细
很多人贪图食物口感细滑,如长期食用富强粉、精米等,这样很可能会引起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既能扩充粪便量,促进排泄,又能减少胆固醇和一些致癌物质的吸收,从而降低患冠心病与结肠癌的危险。
建议:每天增吃杂粮,如玉米、豆类、薯类。
(2)问题:吃水果少
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而且无需加工烹饪,没有营养素流失的问题,饭前吃水果还能适当减少饭量。可是不少人将其视为零食,认为水果可有可无。经常不吃水果。
建议:每天吃半斤到一斤水果。
(3)问题:很少吃鱼
我国居民,尤其是北方人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为植物蛋白和猪肉、鱼类食用较少。鱼类提供的蛋白质不仅属于优质蛋白,而且可提供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脂肪酸。
建议:最好每周吃2-3次鱼。
(4)问题:品种单调
很多人因为时间紧,怕麻烦经常吃饭凑合,品种单一。早饭不吃或过于简单,中午随便一份方便食品,晚上选择吃大餐。经常这样凑合就会影响到人体健康。
建议: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人每天最少吃20种以上的食物,这样才能营养互补。
(5)问题:食量偏大
有些人吃饭时有追求饱腹感的习惯,也有些人认为想吃什么就是人体需要什么,所以他们一点也不控制食量。这样很容易引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建议:每天主食4-6两,应养成消耗多少补充多少的进食习惯。
2、我们要强调的是每个人应该掌握合理膳食的标准,也就是说摄入食物应保持四个平衡:1)能量平衡维持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2)三大营养素平衡 健康人每天需要约1800-2000千卡总热量,其中碳水化合物(4千卡/克)占每日总热量55-60%,脂肪(9千卡/克)占每日总热量20-30%,蛋白质(4千卡/克)占每日总热量15-20%;3)各餐分配平衡 三餐分配比例 30% 40% 30%;4)酸碱平衡我们吃的肉、蛋、鱼、碳水化合物、动物脂肪和植物油都是酸性食物,蔬菜和水果是碱性食物。
大家这下可能明白了吧!很多慢性疾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日积月累的结果。健康膳食,适度运动,合理安排日常作息时间,与我们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希望大家能在工作、学习、娱乐之余安排好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从中获得健康长寿和快乐!
|